中国环境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报道组
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进程过半,为了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各地纷纷从健全机制入手,确保流程规范高效。同时,各地也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新做法,举一反三,力求解决难点问题,形成长效机制。
健全机制保落实
“即交即办,让每一件问题的整改都不过夜。”四川省聚焦信访件办理全过程,规范完善接、转、督、办、核5个环节,把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人头,明确办理时限、要求和办结标准。四川省还对有关重点案件实行案件督办单、专案督办单、现场督办单“三单督办”制度,做到事事责任到人、督办工作留痕。
健全的机制是整改工作的基本保障,在推进边督边改过程中,各地都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了一套实用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整改顺利落实到位。
浙江省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对重要案件由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包案,包案领导亲自参与案件调查,亲自到现场解决问题,亲自研究制定整改方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各地党委政府负责调查办理、自治区有关部门审核把关、自治区省级领导干部分片督办指导的上下联动、边督边改的工作机制,由省级党政领导干部分片对全区11个重点地、州、市信访问题进行督办。同时派出3个信访督办组,督促进度,实地核实,防止弄虚作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建立了环境信访举报件督办工作机制,采取突出重点、分片督察,现场督办、限期整改,立查立改、推动办理的方法,确保实现“案结事了”。
西藏自治区持续强化问责问效,对各地市报送材料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反复退回或同一区域多次退回的,对案件整改工作弄虚作假的,对边督边改工作中存在查处不及时、督改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等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青海省实行省级领导分片督办制, 8位省级领导对全省8个市(州)移交、转办问题进行分片督办,建立地区加部门 “一把手”负责制。要求各市(州)安排专人24小时负责接收转办信访件,按督察组要求5天办结。对办理情况实行联签制度,即问题整改主体责任人签字;市(州)监管核查责任人签字;市(州)党政主要负责人签字;中央环保督察组在青期间综合联络组总联络人逐级核签。信访接待组对各单位信访举报问题办理情况的抽查核实率总和不低于交办事项总量的10%。
青海省海东市各督办组切实加大下沉督察力度,采取“现场督办+夜会研判+突袭检查”模式,对海东全市工业企业、矿山、砂石厂、砖瓦厂等开展专项督察、专项整治。在乐都区,要求“一条沟一个责任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矿点一个整改方案”,加大对采石厂、采砂场、砖厂等非煤矿山问题的整改。
山东省潍坊市则严格把关,坚决杜绝将交办件随意定性为“不属实”。成立3个固定工作组和若干临时工作组,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件中“不属实”问题逐一进行实地核查核实。对相关责任单位提交的信访调查材料逐一核实,对审核过程中发现尚有疑点或调查不够深入的,要求责任单位进一步调查,直至问题查清、证据完备、处理到位。
创新做法巧着力
8月23日,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岭下镇石头井子村,来自岭下镇11个村的40名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齐坐一堂,聆听一场特殊的环保宣讲,主讲人竟是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
“省委书记亲自进行环保宣讲,让我对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岭下镇党委书记高远说。“亲自督办一个重点案件,作一次基层环保宣讲”,这些都是巴音朝鲁在边督边改过程中对吉林省级领导同志提出的要求。
中央环保督察开展以来,各地纷纷在边督边改过程中开拓思路,创新做法,呈现出许多亮点。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案件督办组成员马小寒来到西河流域一家砂石场,工作开始前,他拿出一张巴掌大小的卡片仔细研读。这张卡片是中央环保督察案件督办工作明白卡,列出了案件督办工作需要重点掌握的六大核心内容和工作要求,四川省的所有督办人员人手一张。“有了这张明白卡,开展督办工作更有针对性。”马小寒高兴地告诉记者。
山东省滨州市利用网络平台专门开发了督办APP软件,3分钟内实现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事项办理情况的录入呈送,市级领导同志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APP查看与批示,实现了时时查询调度、处处督促指导,办理效率大幅提升。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集中开展领导干部环保专题大接访活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保突出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在“案结事了、息诉息访”上下功夫。
海南省万宁市则整改与扶持并举,对于礼纪镇田新居委会新村三队村民养殖污染案件,一方面要求农户及时清理粪污,减少影响,另一方面安排村民将养殖栏舍进行搬迁,由市畜牧局对筹建新栏舍给予适当扶持。
举一反三求长效
“网格长巡查中反映福禄巷15号院存在垃圾问题,环保部门接到信息立刻派出执法人员协调处理。”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福禄巷南社区党支部书记冯军芳介绍说,此时,15号院内干净整洁,与整改前照片上的脏乱差截然不同。
在边督边改过程中,西宁市城中区在全市率先实施“区—镇(办)—社区(村)—街巷(楼院)”四级网格、四级管理、四级履责的环境保护监管模式,网格长反映的问题会得到及时的回应。同时,城中区已全面摸清网格内基本环境情况,建立健全网格内污染源基础数据,实现了环保一线执法与网格环境监管的有效衔接。
中央环保督察有效唤起了各级、各部门的环保担责意识,几个被督察省份都以边督边改为契机,结合实际自我加压,力求对整改问题举一反三。同时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严防反弹。
借中央环保督察的有利契机,吉林省建立严查快处破坏生态环境违纪违法问题长效机制。吉林省纪委印发《关于坚决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部署要求严查快处破坏生态环境违纪违法问题的通知》,组织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进一步强化生态环保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建立问题线索移送机制,认真受理涉及党员干部破坏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线索,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违纪违法问题和失职渎职行为。
吉林省四平市建立市级领导早晨巡检机制,每天早晨所有市级领导对城区环境轮流巡检,发现问题现场办公,研究部署整改措施,跟踪落实整改成效。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全面实施部门包保社区工作机制和三级路长工作机制。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接到重要信访件,反映杭州伊尊实业有限公司碳黑加工厂存在无环评手续、粉尘污染严重、雨天污水直排居民饮用水水源、就地焚烧装过碳黑的编织袋等环境问题。接件后,富阳区委、区政府迅速作出反应,对类似企业进行全面排查,采取“连夜排查取证+天亮强制拆除”的模式,共拆除铁红粉、炭黑加工点40家。
海南省五指山市成立由副市长牵头的综合执法工作队伍,从相关职能部门抽调精干力量,对全市以往的环保信访问题进行全面自查,明确整改措施、责任单位和时限要求等,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各地还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着力推动解决一系列老大难环境问题。
吉林省松原市组织市公安、水利、环保、公用、交通等部门联合执法,全部取缔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二级保护区与保护水源无关的建筑,沿江31家采砂厂目前全部取缔,依法强制拆除了采砂设备,并封闭了所有沙土运输路口。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下决心采用市场化保洁方式解决城区脏乱差这一老大难问题,在年财政仅有1亿多元的情况下,投资800余万元引进企业市场化管理,城区环境大为改观。